翁国胜用麦秆剪好了一只小型梅花鹿的各个部位,正在黑绒布上做最后的拼接粘贴。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
新华社银川7月29日电(记者谢建雯、吕泽)盛夏将过,六盘山黄土塬上的小麦已陆续收完,从高空俯瞰,层层梯田里的麦茬为大山留下金色指纹。当废弃的麦草被许多庄稼汉用来堆肥、喂牛时,翁国胜夫妇却视其为宝,以麦秆作画,让小麦秆“重获新生”。
52岁的翁国胜家住宁夏六盘山东麓的固原市彭阳县,这里的梯田四季景色秀丽,有“中国最美旱作梯田”之称。他所在的城阳乡长城村因战国秦长城在此筑成而得名,并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
而今,通过展、染、贴、熨、烫等一系列技巧,层层叠叠的梯田、穿村而过的长城,在他的麦秆画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。
翁国胜用麦秆制作的家乡梯田。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
“别小看这些麦秆,做出来的画精美着呢。精心烫染过后的麦秆画既有金属的光泽,也有丝绸的质感,装裱完更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。”翁国胜说,“但在过去,要说麦秆有这能耐,我是怎么都不信的。”
彭阳县地处曾经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,过去因十年九旱、广种薄收,耐寒耐旱的冬小麦则成了承担当地百姓温饱的主要作物。和生活在这片黄土塬上的祖辈一样,翁国胜自幼便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,忙活一年也只是糊口,成家后便离开大山,外出务工。
直到年,偶然接触到互联网的他发现了麦秆画,勾起了他幼时跟着祖母、母亲学剪纸、做碎布粘贴画的记忆。同年,他用汗水换来的工钱买了一台电脑,麦秆就地取材,冬天停工返乡后便开始自学麦秆画。
妻子祁国香一开始十分不解,直到丈夫的第一幅作品出世,一只技巧略显生涩的孔雀。“有模有样的,羽毛很立体,就和真的一样,我也开始跟着学。”她说。
随着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,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动了翁国胜心中的“文艺种子”。看着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进村入户,绿水青山借着文旅产业正变成金山银山,翁国胜夫妇俩结束了务工生涯,去年起留守乡村,专做麦秆画。
夫妇俩种了2亩小麦,别人都是机种机收,他俩则小心翼翼地拿镰刀割。将精挑细选后的麦秆晾晒、煮染,再用刀片展开刮去表面木质层后,就变成了作画的绝佳材料。翁国胜在院子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工作室,平时他进行刻画轮廓、熨烫层次、组画粘贴、装裱等操作时,妻子就在一旁帮忙。
翁国胜和妻子在工作室里制作麦秆画。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
熨斗和烙铁是翁国胜制作麦秆画的两大“神兵”。“熨斗大面积烫,烙铁勾勒线条,这样作品才不单调、生动有层次感。”他说,“但必须控制好力度和时间,有时候一幅画一不注意就烫脚了,麦草就冒烟了,好几天的工夫就白费了。”
历史人物、十二生肖、乡村风貌、特色建筑……这个庄稼汉心中有五彩斑斓的世界,想用麦秆画一一展示。这为这个曾经偏远闭塞的小山沟带来了艺术气息,他和妻子也被周围人亲切地称为“麦秆画夫妇”。
在当地政府帮助下,两人的麦秆画在四处参展时,被更多人看到迎来商机。“好多人第一眼看完都说这是刺绣,这种‘误解’也算是对我工艺的认可,每次展览都卖得很好。”翁国胜说,按照难易程度,他的麦秆画一幅卖价40元到元不等,去年共收入3万多元。他还购买了直播设备,准备学习直播带货。
翁国胜的麦秆画展览室。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
48岁的刘乐牛在一次文创展览上看到麦秆画后,内心深受触动。在距彭阳县多公里的沙漠旅游胜地——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景区,他开有一家非遗展销馆。前些天,他专门到村里同翁国胜签下多幅的订单,希望能通过麦秆画艺术展现长河、落日、沙漠、骆驼等更多大漠风情。
“我也是农村出身,小时候麦草不值钱,都是用来烧炕做饭、喂牛羊,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变成文创产品,太神奇了。”刘乐牛说,这种充满泥土气息的艺术作品,相信游客一定会喜欢。
随着麦秆画订单不断,翁国胜夫妇准备培养传人,一来满足客户要求,二来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。今年,翁国胜受邀在当地一所职业高中教授麦秆画,年薪4万元。这个没读过几年书的庄稼汉因小小麦秆改变了人生,成为人师。
“过去靠小麦温饱,现在靠麦草致富,这个农作物浑身都是宝。”翁国胜说,“其实麦秆还能做环保吸管、做造型雕塑,用途很多,将来我还准备继续挖掘它的艺术价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