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稿旅游淡季,崆峒山可否降免门票

白癜风的治疗与控制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zg/211231/10144349.html

 最近,平凉市民   陕旅来了又走了,崆峒山依然矗立在那里,不悲不喜,不增不减。面向未来,如何围绕崆峒山这块“金字招牌”做大做强旅游产业,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再一次成为摆在平凉决策者面前的一道老课题。本报记者归纳了此前刊发过的多次调查报道和政协委员提案,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,平凉旅游业如何补齐短板,优化业态,延伸产业链,破题突围,造福一方百姓,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,供决策者参考。

中心城区需要夜市或美食街

  旅游界流行一句话:年看陕西,年看河南,年看甘肃。在大西北的旅游版图上,平凉崆峒山是一处绕不过的著名景点。因为著名,它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人前来道教名山问道。

崆峒山秋色。本报记者杨昕摄

  统计数据显示,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.3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.62亿元。由于受疫情的影响,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均有所下降,但这个数据依然十分亮眼,说明旅游业已成为平凉一大支柱产业,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
  按理说,亿的旅游综合收入听起来不少,但分摊到将近多万人次的游客头上,平均每人消费仅仅五六百元,除去门票和交通费用,游人实际在平凉用于吃住购娱的消费大约三四百元,与一些旅游发达地区相比,游客在平凉的消费明显偏低,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。

  由于受地理位置、交通便利性和旅游资源的影响,平凉一直是宁夏和陕西过境游的必经之地,虽然这一特殊区位优势为平凉带来了大量游客,但相比宁夏的沙坡头、沙湖、西部影视城及陕西袁家村、法门寺、兵马俑、华清宫、马嵬驿对游客的吸引力,要相对逊色一些。于是,很多游客逛完崆峒山后,在平凉吃顿饭,然后便上宁夏或下陕西留宿过夜。

  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作为旅游六大基本要素,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。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,是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、最准确、传播最广的概念。据某旅行网调查,在中青年游客中,为了一览大好河山、人文风光、体验各地风味美食而出游的人,占到旅游总人数的58%,超过一半受访者表示,去旅游目的地,看景第一,美食第二。尽管“不吃羊肉泡,枉把平凉到”在游客中流传甚广,但平凉的特色美食名吃不只有羊肉泡,还有很多很多。那些在平凉留宿过夜的游客都会问同一个问题:平凉有没有像西安回民街一样的美食一条街或大型夜市?

崆峒山塔院雪景。本报记者杨昕摄

  年5月、年7月,本报记者曾两次就平凉中心城区建设夜市一条街或美食街,采写刊发过调查文章。其实,早在年,就有多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,就中心城区修建大型夜市给出了建议和意见。

  提案表述:平凉作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,近年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光、旅游。然而,当这些游人怀着好奇和浓厚的兴趣,游览了崆峒山之后,却总是有点意犹未尽,觉得平凉城相比其他旅游城市,好像少了一样东西。这样东西,就是夜市。人们去各地游玩,除了看风景和逛街购物,最吸引我们的应该是当地夜市上的特色美食了。

  成都有锦里、宽窄巷子,西安有回民一条街,兰州有正宁路夜市、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,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夜市和游乐街,昼夜不歇。这些夜市以其草根、平民情结深入人心,声名远播,成为拉动当地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和游客打卡地。平凉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城市,如何打造具有本土风情和特色的夜市,能够让城市变得更有趣、更有味、更有名,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。

  同乐园美食城由于条件和位置所限,开放经营时间也仅限于白天,夜间则关门歇业。南门十字和世纪金鼎广场夜市也不具备夜市所需的元素。一来它设在街道和广场上,阻碍了交通。二来它缺乏统一规划、管理,在卫生和食品安全、经营品种、经营时间上,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。

委员建议:中心城区需要一条功能齐全、位置适中的夜市或美食街。大型夜市必须高起点规划、建设、经营。作为旅游城市,建设大型夜市要体现形态、业态和生态的和谐统一。规划部门要结合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特点,再结合平凉流传甚广的人文历史传说故事,如借鉴《水浒传》渭州城的描写及潘家酒楼、郑屠肉铺风貌等元素,对现有建筑进行统一改造和提升,力求特色鲜明,令人印象深刻,加上科学管理,让夜市真正成为城市名片和中外游客打卡地。

平凉拿什么留住游客过夜?

  夜晚,对于一座旅游城市来说十分重要。一天24小时,如果景区只经营白天的8小时,那剩下的16个小时将是零收入。一般旅游度假游客的消费比例中,除去门票,76%的费用花在了夜间,也就意味着元里面有元是产生在夜晚。

  问题来了,平凉拿什么留住外地游客在此过夜呢?

  网上有一位旅游达人表示,旅游城市打造夜市,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元素。他认为,旅游城市的夜市是非常有潜力的一个目的地,但是不同于以本地居民消费为主的城市商业街,夜市如果要形成一定的吸引力,必须具有文化元素作为支撑。通常来说,业态是可复制和模仿的,要想做得有人气,还得有自己的特色。初级版是融入当地民俗特点,把当地名小吃、特色手工品作为招牌,不过通常只盈利到晚上10点。高级版推出十大美食名吃,全域旅游弄张美食地图,同时懂得正餐和夜宵的比例分配,夜间酒吧还得有午夜场推出,游客玩到凌晨一两点不成问题。终极版就要向丽江学习,打出例如“xx之城”的口号,让酒吧水吧火吧烤吧不休不眠。

  除了夜经济,旅游城市吸引游客的还有娱乐项目。目前各地最火的是各种景区表演,如山水实景剧、露天广场乐舞、室内剧场等。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:去西安不看《长恨歌》等于没去西安,去敦煌不看《丝路花雨》等于没去敦煌。可见,以旅游演艺为主的旅游娱乐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,不亚于山水风光和历史遗迹。

  相对来说,目前平凉旅游娱乐项目相对比较单一,除了崆峒武术和崆峒笑谈,其他能够吸引游客的文娱活动并不多。有人曾建议,把“黄帝问道”“崆峒武术”“西王母与周穆王千年之约”编创成舞台剧或实景剧,在崆峒山景区演出,注重娱乐性,强调旅游者欣赏性与参与性的结合,既展示了崆峒山水文化,又充分利用声、光、电等高科技手段强化视听效果,激起观众兴趣,使其获得美妙而愉悦的体验,一定会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崆峒山观光,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。

  游客逛完了,看完了,接下来的漫漫长夜干啥呢?这位旅游达人认为,还有很多可以玩的,如夜间灯光秀,传统彩灯秀、大地灯光秀。此类夜间产品落地性强,效果好。平凉可否利用崆峒山宽阔的场地或林区、建筑装饰灯光秀。崆峒山是仙山,主题景区的灯光布置可突出神秘梦幻色彩,给游人或震撼、或浪漫的视觉感知体验。

  他建议景区开辟夜游活动。所谓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山地型景区可以组织游客夜爬、露营、看日出,带给游客独属于夜晚的灿烂星空,或许可以把景区的夜游活动办得有声有色。

  最后就是住宿了。在旅游业的六大基本要素中,住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,住宿与旅行社业、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。纵观国内一些著名旅游城市,住宿要么极致奢华,要么极具特色。平凉不适合玩极致奢华的套路,但我们可以玩极具特色。如半山坡农家乐集中区的吸睛之处在于其与大自然浑然融为一体、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,能将崆峒山四季美景尽收眼底。青瓦白墙、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,游人置身其中,恍如世外桃源。每年旅游旺季,很多外地游客驱车来到半山坡农家乐集中区,住农家院、吃农家饭,游崆峒山。

  近年来,很多人旅游在外的时候,更愿意选择民宿休憩,因为与酒店相比,民宿更容易让人回归自然,更有家的亲切感。相比云南、成都等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遍地开花,平凉的民宿业态刚刚起步,数量很少,五一、十一等旅游旺季,很难满足游客需求。

  按照这位旅游达人的经验分享,发展特色民宿不一定都要修成中式小院,强调特色化才是王道。他建议,可以让游客睡在特别的地方,如窑洞、山顶、悬崖、树上、山洞……这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,一定能让游客终生铭记,还不忘拍个视频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下,这就是口碑宣传。

  总之,留住游客过夜的方式方法很多,说起来容易,但真正要做起来或做好做到位,需要动脑子、下功夫。

如何把旅游淡季变成旺季?

  游客逗留时间短、综合消费低是平凉旅游业发展的瓶颈。与此同时,受季节性影响,平凉的旅游旺季比较短,淡季比较长,除了五一、十一假期,平时游客并不多。特别是冬季,雪后的崆峒山银装素裹,景色迷人,但却没有多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曼妙雪景。

  平凉不光有崆峒山,还有大云寺、王母宫、云崖寺、龙泉寺、莲花台等景点,除了崆峒山,其他景点游客并不多,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失衡,休闲度假类业态偏少,能留住游客的更少。

  在传统的观光游正向重体验、重享受的休闲度假游转变的当下,这一现象可谓切中痛点。全域旅游时代,平凉要想留住游客,单纯依赖门票经济,必将走入死胡同。

  一项调查显示,72.3%的人认为景区门票价格“太高”或者“偏高”。一些景区门票降价或免门票,就是要“推动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、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、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”。然而,平凉旅游产业依旧停留在老观念中,认为旅游经济等于门票经济,游客买了门票,逛了景,旅游资源的作用就算发挥了。

  以崆峒山为例,旺季时间段为4月1日至10月31日,淡季为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,门票价格旺季元,淡季55元,学生、老年人、记者、现役军人、军队离退休干部、军校学员、残疾人、宗教界人士等凭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或免票。由于受交通、季节因素影响,崆峒山一年之中只有半年算得上“旅游旺季”,冬春季节游客相对稀少,门票收入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有市政协委员认为,对于一座旅游城市来说,需要靠延伸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产业要素来留住游客,打造个性化、稀缺化、专题化及高附加值、高品质的旅游新业态,为游客提供舒适、舒心、便捷又具有差异化或富有内涵的体验和服务。目前,平凉在这方面是一大短板,亟需提升和补齐。

  在多名委员联名提交的《关于平凉旅游景点降低或免除门票的提案》中,他们表示,旅游不是一次门票消费,而是涉及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的综合性产业。旅游市场只有从“门票经济”向“产业经济”转变,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,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“旅游+”转变,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更全面地带动当地经济增长,人们的收入才会持续增长。

  提案表述:当旅游从“景点观光”变为“生活体验”后,湖北、云南、四川等很多旅游城市的居民,都早已经适应了陌生游人进入自己的生活,一些人更是紧紧抓住机会,利用业余兼职导游、把家改造成客栈旅馆,在空间和时间上赚足了旅游产业带来的红利。别人可以做到的,平凉也可以尝试?

  他们建议:崆峒山景区及全市主要景点除了五一、十一、春节长假之外,其余时间全免门票,看似景区损失了一点收入,但这是放水养鱼之举,会吸引来全国大量游客,带火崆峒古镇,带活当地旅游相关产业,旅游综合收入会更高,更多百姓会受益。

  委员们分析:作为景区管理机构,可能首先考虑的是“生存”问题,如果全免门票,很难维持景区的正常运营。如果要平衡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,崆峒山景区是否可以考虑在节假日外降低门票价格,以游客流量换取门票销量,积累口碑,吸引游客。因为在互联网时代,每个游客都是“记者”,他们可以通过   他们提议:不光崆峒山景区,平凉其他县(市)的旅游景点也一样,门票能降则降,能免则免。虽然少了部分门票收入,景区可能感觉有些“吃亏”,但来得游客多了,会比以前赚得更多。旅游业界的人都知道有个著名的“”算法:只要每个游客在某地逗留24小时,地方的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多元,是门票收入的10倍多。

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

来源:平凉日报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cyrz/4012.html